为进一步优化全市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7月27日上午,襄阳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翀一行5人的调研小组赴谷城法院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专项整治和专项督导调研。谷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仁兵等院领导参加会议。
何仁兵以“三个立足”为主题,重点介绍了谷城法院在立足目标、立足职能、立足创新等方面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果成效。
调研小组通过翻阅台账资料、随机抽查、现场提问等方式督导调研谷城法院2023年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对经济案件立、审、执不规范和“襄阳法院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十条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方面进行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调研材料、机制体系建设都比较完善,但是整体感觉贯彻落实力度不够”“‘法院+工商联’调解工作不够突出,缺乏案例材料印证”“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有关政策宣传强度不足”“执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落实情况不乐观,审批、流转、审核程序规范度不够而且每季度报送重点工作进度以及取得成果的积极性有待加强”“先行区创建是常态化工作要一直抓、持续抓”在调研整治结果反馈座谈会上,调研小组成员分别就检查督导情况逐一进行通报。
陈翀强调,本次专项整治专项督导调研重在帮助基层法院发现问题,以查促改、以评促优。全市法院系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助力社会治安基层治理工作大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等方面要做到,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谷城法院院党组要严肃对待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亲自抓、亲自督,不打折扣地确保各项制度落在实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推广。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敏锐度和积极性,打造精品、亮点,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要做好归纳、总结和报送、宣传,进一步扩大便企、暖企、惠企政策知晓度。三是做好规范管理,攻坚克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严格规范、深入扎实地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攻坚克难,切实根治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顽瘴痼疾,做好服务保障企业的“店小二”。四是创新工作举措,善思善为。对于智慧法院建设、“胜诉即退费”“先行区创建”等工作,提前谋划、统筹部署,研判典型案件、重点案件,创新思维、创新举措。
下一步,谷城法院将深刻领会本次专项整治、专项督导调研会议精神,对调研小组反馈的各项问题及意见建议认真梳理、逐项整改到位,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严格贯彻落实省市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降本增效突破年”相关活动要求,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基层法院力量。